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的卷轴阅读起来,缪缪几排文字就让他判断出这是一份自叙年谱,在异时空炎黄世界呆的时间不算短了,王嗣璁对于封建时期的文章体裁知晓的是七七八八,自叙年谱是按年月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着作,一般都是本人撰写,可以看做是自传。
年谱的作者叫王致,是前夏时期的王家子弟,通过名字王嗣璁就知道他乃王家三服亲以外的族人,按照自叙年谱记载他生于夏纪一百八十三年,卒年未知,原因很简单,人只有活着才能给自己写年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至少活了六十岁,王致在序文的第一段中明说了木匣是他在夏纪二百四十三年时埋下的,理由,就是不想让自己的过往泯灭在历史之中,看家族哪个有缘人能挖到了。
时间胶囊的想法不唯独王嗣璁能想到,只是收货人太随机了。
王嗣璁也是运气,定国公府在前夏覆灭后被农民军洗劫焚烧,如今的国公府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王致便是此处庭院历史上的一名主人,要是苦役在修建新国公府时挖掘到此物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序的第二段中王致说自己十一岁时就东渡日本,截止到五十三岁前少说有一半光阴在岛国度过,受到自成一派的岛国文化影响不小,很多习惯已经改不了了,算是半个日本人了,就比如说书籍的装订,日本人非常的死板与守旧,抱着郑朝时期传过来的卷轴装订不放,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册装装订,自己索性也就跟着做了。
第三段起就是王致对自己人生的概述了,“圆真?这法号。”
第三段的开头让王嗣璁憋不住的轻笑起来,王致他是一个和尚,圆真便是其法号,王嗣璁上辈子知道两个法号为圆真的和尚,一个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霹雳混元手成昆,另一个是游戏只狼中的忍者杀手弥山院圆真,当年打只狼的时候他控制的独臂忍者可是没少被弥山院圆真用十字枪给叉杀。
不过当把看完序言后王嗣璁的后背不由渗出了几丝冷汗,如果王致所言都是真的,那家族的阴暗实在是太深沉了,简直就是不见底的深渊:定国公府在前夏倭寇肆虐时期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王致就是国公府用来搅动东海局势的黑手套。
王致言自己从二十岁开始到五十三岁,三十三年之间给家族杀了不少人,走私了不少物品,换来了无数的财富,五十四岁时改名换姓,回到国公府中颐养天年,便以浮世绘附带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波澜壮阔的海贼王生涯记录下来。
孤证不立,王嗣璁就从书架上取下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和《海防筹议》。
转生后王嗣璁得了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记忆力大增,这应该是双魂融之后的福利,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史书典籍,看过一遍就能有着深刻的印象,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不属于人物列传而是国家列传,主要记录了倭国在前夏时期的事情,当然也会在开头粗略提及这个国家的脉络:日本,古倭奴国,申文帝中,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
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三岛、五畿、七道、六十六律令国,统五百八十七郡……地理之后就是社会方面的记载,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封建时代,记录外国的传记不免漏洞百出,但统治集团更迭这档子大事很难出错,幕府的名字和顺序没有问题。
日本在封建时代确实只有三岛,北海道纳入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了,此前叫做虾夷岛,这个时空的日本也该如此吧,王嗣璁想到。
倭寇侵扰沿海是前夏对日交流绕不过去的篇章,可以说夏朝对该时期日本的认知八成来自于倭患,战争不是别的,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剿倭占据了《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七成的篇幅,圆真是《夏书·列传第二百一十五·日本》提及次数最多的倭寇首领,在列传中出现了八次之多,一出现后面基本上都会跟着他作恶,或是与官兵交战的文字记载,是当时公认的最凶悍倭寇首领,在沿海地区犯下了累累血案。
《夏书·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余白柳章许》是合传,记录了余宽、白玉凤、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位抗击倭寇侵略的海军将领的事迹,五位剿倭将军的事迹中也都有他们与圆真交战的记录。
《海防筹议》是夏世宗朝时江南东行省巡抚朱汝贞为防御倭寇,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成书于夏纪二百二十三年,里面的“沿海山沙图”
,是此方炎黄大地上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
王致在序言部分说朝廷水师不过如此,洋洋自得说了自己昔年身为圆真时祸害沿海的多起大案:老子纵横东海三十年,杀了那么多人,抢了那么多沿海城镇,余宽、白醒、柳成、章应甲、许深这五个傻逼,跟老子斗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把我怎么样,尤其是白醒这个老小子,还把女儿搭上了,其中有六件王嗣璁发现能和夏书中的记载对得上,交战地点也都有《海防筹议》背书。
再者就是王致记下了芦名幕府灭亡的具体时间,夏书确实记载了芦名幕府的存续时间,始于夏纪十三年,终于二百三十一年,精确到年份而已,王致的记录确实精细到了日,夏纪二百三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史书是后人对前事的记录,夏书的成书时间是夏纪三百七十一年,后夏朝廷没有必要对一个海贼进行美化,这就证明了一件事,王致在自叙年谱中的记录是真的!
夏世宗时期最大的倭寇集团海坊主的头目圆真居然是王家的远支子弟!
耐着性子看完自叙年谱的引言部分后王嗣璁就乐了,正文部分都是插图与文字的组合,第一页画卷的主题是稚子东渡:一艘帆船迎着初升的旭日,朝着前途未卜的东方驶去,图下方是文字,用文言文说明了东渡的时代大背景。
朝贡体系是以炎黄大一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文化圈,是炎黄被称之为中央之国的最大象征。
纵观两个时空的炎黄史书,皇帝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
,朝贡贸易是朝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时空的炎黄中央王朝的做派都大同小异,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炎黄大地进行的贸易,故对番邦采用“厚往薄来”
的贸易手段,对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历朝政府全部收买,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基本上都是一块钱的东西我出十块钱来买。
芦名幕府是一个弱势幕府,直属领地只有两百万石高,石高是倭国战国时期,不按面积而按法定标准收获量来表示封地或份地面积的制度,因此可以用来评估一方势力的强弱,基本上来说一万石高可以动员三百足轻,全日本石高差不多是两千万,芦名幕府直接控制的领地的石高只有十分之一,并不占有绝对优势,从第五代将军开始芦名幕府就镇不住场子了,底下的军阀大名们开始大打出手,到了夏纪一百七十年的时候彻底成了橡皮图章,领地石高不足三十万,已经沦落到了普通大名的程度。
在权威没有旁落前,芦名幕府牢牢掌控着倭国对夏朝的朝贡贸易,衰落后就联合西国大名一起进行朝贡贸易,到了夏纪一百九十一年这个节点上,西国大名根本不想让幕府在贸易中插一脚了,直接组建了自己的朝贡使节团。
西国大名的使节团和芦名幕府的使节团相继到了夏朝对外最大的市舶司——明州,双方都持有朝贡贸易必须的勘合文书,两份勘合文书肯定是一真一假,尽管幕府手上的勘合文书是真的,却因为拿不出贿赂市舶司官员的金银而被认为是假的,这也不能怪市舶司官员,前夏此时立国都要二百年了,已经是腐败丛生。
两个使节团最终大打出手,双方的火并给明州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前来平息暴乱的官军竟然也被杀害不少。
夏世宗是在夏纪一百九十一年的时候接过了堂兄怀宗的宝座,那时他刚满二十岁,倭国使节团内讧发生于他登基的同年,消息传到朝廷上后夏世宗便借题发挥,禁止了海外贸易。
禁海令的颁布中可是少不了镇国公江家的推波助澜,当下民间对于开国四公家实力的排序是王江李邹,可在前夏开国时却是王李邹江,镇国公江家排在老么,夏太祖把江家封到了当时最偏远、最混乱的西部,直面最强的游牧部族土喇,太祖爷在给江家的圣旨中告诉他们,他们的封地是四家中最少的,如果他们要获得更多的土地,就去跟西域蛮族争夺吧。
由于封地邻近西域,江家几乎每年都会受到西域蛮族的侵扰,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封地有日渐缩小之势,根本不敢去想将之扩大之事。
但是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却让江家的族人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西域蛮族艰苦的斗争也磨炼出了江家人的才能。
在最初几十年的困难局面之后,江家逐渐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开始在同蛮族的斗争中占得上风,而随后的数百年中江家族人中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谋臣武将。
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江家封地的陆路,另一条则是以明州港为起点的海路,怀宗朝乃江家正式超过邹家的年代,但差距不算大,推动世宗皇帝颁布禁海令无疑是刨势力主要在东部的邹家的根。
王家在海外贸易上也有不小的利益,肯定不愿意看到禁海令的颁布,但倭国两个使节团闹得太大了,在政治正确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禁海令的出台。
正常贸易不许那就只能搞走私了,夏纪一百九十二年起东海上的民间走私船就开始多了起来,在海上贸易中有大利益的王家自然控制了几个走私集团,但外人终究不可信,便从血脉疏远的远方族亲中挑选出了一群年岁十二岁上下的小机灵鬼,送到海的另一边接受倭国文化的熏陶,这个年龄段三观已经稳固,背叛家族的概率会小上很多,再说了王家也想好了隔离措施,就算被朝廷水师擒获也不会查到王家头上,他们就是真倭。
这就是第一幅画的时代背景,夏纪一百九十四年,年仅十一岁的王致登上了家族的走私船,海贼王人生的大幕就此拉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