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青词一一应下,心中暗惊于皇后布局之广、思虑之深。
她觉得皇后比许多只知空谈的朝臣更厉害。
“娘娘,如此大规模兴办,恐初始投入甚巨,且需大量工匠人手……”
青词谨慎提醒。
“钱的问题,内帑出一部分,汇通低息借贷一部分,再发行一批工业债券,向民间富户募集。”
李凤遥早已想好,“告诉那些有钱没处花的士绅商贾,这是皇后牵头,稳赚不赔的买卖,利息比存钱庄高!
至于人手……”
她顿了顿,“各地卫所如今闲散兵丁众多,空耗粮饷。
从中遴选年轻力壮、手脚麻利的,转入这些新建的矿务局、工坊,转为工匠,按技取酬。
既给了他们一条更好的生路,也为朝廷节省了开支,更解决了用工之需。
此事,本宫会亲自与陛下分说。”
朱厚照对军事改革兴趣浓厚,将冗余兵员转为生产力量,他大概率会支持。
不支持也得支持,摆烂的咸鱼没资格说话,不然他自己来治。
“此外,”
李凤遥走到另一张画满奇怪机械结构的图纸前,这是她凭借模糊记忆和系统提示勾画出来的,“在京城西郊划出一块地,建立皇家技术学院。”
青词一愣:“技术学院?”
“对!
招募伶俐的幼童及年轻工匠,不只教四书五经,更要请最好的老匠人传授冶铁、织造、造船、火器制造等实学!
还要研究改进技术,比如更好的纺纱机、更省力的水车、更精准的机床!”
李凤遥语气坚定,“青词,未来国与国之争,不仅是兵马钱粮,更是技术之高下!
谁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谁就能造出更锋利的刀剑、更坚固的铠甲、更精良的火炮,也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货物,富国强兵!”
她看向窗外,目光似乎已穿越宫墙,看到了机器轰鸣、作坊林立的未来:“这些实业,才是大明朝真正的筋骨。
筋骨强健,何惧区区跳梁小丑?”
一道道懿旨从坤宁宫发出,通过司礼监和内阁,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政令。
皇后的意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效率,开始渗透到大明帝国的经济脉络之中。
起初,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
清流们鄙夷与民争利、重利轻义。
勋贵们担心自己的利益被触碰,就连杨廷和,也对如此激进的变化感到不安。
然而,随着京西煤矿产量大增,京城煤价应声而落,官督商办的瓷器丝绸质量提升,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第一批“工业债券”
被抢购一空,许多原本穷困潦倒的军户转为工匠后,收入大增,对皇后感恩戴德……
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或者说,被实实在在的好处压了下去。
百姓们发现,皇后娘娘不仅让他们吃饱饭,还给了他们更多挣钱的门路。
商人们发现,只要跟着皇后娘娘的指挥棒走,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李凤遥,正用无声的实业,悄然无息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将财富、技术、人心,牢牢凝聚在自己手中,也为即将到来的风暴,积蓄着足以碾压一切的物质力量。
清君侧
李凤遥的实业新政如春潮般席卷各地,带来的不仅是国库的充盈和市井的繁荣,更有一股潜藏的、颠覆性的力量,正在悄然瓦解着旧有秩序的根基。
最让各地勋贵、豪强、乃至部分官员感到惊恐和不适的是。
人,不够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