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可此时属于大明的中后期,大明正向着亡国的深渊一路狂奔。
此时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层层叠叠、盘根错节的沉疴痼疾,沉重地压在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上,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庞大的宗室勋贵集团像附着在国家命脉上的吸血虫,消耗着巨额的俸禄和赏赐。
土地兼并日益猖獗,大量田亩隐匿于官绅豪强名下,逃避税赋,导致朝廷财政收入锐减。
太仓库空空如也,边军饷银、百官俸禄时常拖欠,寅吃卯粮成为常态。
而东南沿海的贸易本可带来巨额财富,却因海禁政策和混乱的管理,未能有效转化为国家岁入。
建国初期的卫所制早已名存实亡。
军户大量逃亡,土地被侵占,军队缺额严重,战斗力低下至极。
京营兵额虚报、训练荒废,边镇军士饥寒交迫,器械朽坏。
能战的部队如边军,则又容易沦为将领私兵,中央控制力减弱。
庞大的军费开支
与低效的军队产出形成致命矛盾。
官员贪渎成风,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盘剥。
考核制度流于形式,实干之臣少,钻营之徒多。
朝堂之上,虽未到晚明东林党与阉党那般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不同派系,如内阁与言官、文官与勋贵、宦官与外廷之间的倾轧已日趋激烈,许多国策争论往往沦为意气之争和权力博弈,效率极其低下。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计,沉重的赋役压得自耕农喘不过气。
天灾频仍,小冰河期的影响已初露端倪,水利失修,一旦遇灾,便会产生大量流民,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
各地盗匪蜂起,白莲教等秘密宗教暗中传播,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北方蒙古鞑靼部屡屡犯边,劫掠州县,明军往往被动防御,胜少败多,长城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
东南沿海倭寇骚扰渐趋频繁,海防松弛,难以有效应对。
皇帝的意志与庞大的官僚系统的执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政令出不了紫禁城是常事,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政策扭曲变形。
整个行政体系臃肿而低效,应对危机的能力极差。
这就是朱厚照所拥有的大明,盛世之下,民疾民苦,这艘烂船还将行驶百年,全靠后面张居正变法。
可那时已经太晚了。
李凤遥其实很理解大明亡国,这世上哪有不亡的国,可是不能被外族杀进来,屠杀折辱。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自古正理,但凡大明后面是个汉人王朝,绝不会从上到下,都跪进泥里。
不过大明这德性她知道,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朱厚照想改变,然后他死了。
皇帝想改变,也得死,她还没握住权柄呢,不着急,怎么也得日月临朝时再说。
她都还没当上皇后。
虽然她与夏皇后无冤无仇,但她们注定水火不容,她需要皇后的宝座,然后再将此成为王座。
从政
她还是头一回来御书房,朱厚照看到她很高兴,拉着她一起坐过来。
李凤遥拿过案上的奏折,“陛下每天要处理这么多啊。”
朱厚照点头,他老命苦了,还不能不看,不然不知道那些老家伙给他挖什么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