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哎……”
“喵喵喵~”
她抱着猫说了半天悄悄话,又把今天的日记写了,在日记里将那些倒卖煤炉子的坏蛋痛骂了一顿,骂了整整两页纸,终于疏散了她心中郁气。
之后又元气满满地上班去了。
她已经想开了,煤炉子确实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被人从中渔利是没办法的。
相比于最初的5块钱建厂资金,最近厂里卖了些煤炉子,有了将近一百块的盈利。
距离给工人开工资还有些日子,所以,她打算给煤炉子升级换代一下。
首先是,把油漆桶换成干净的铁皮桶。
之前已经有顾客反映了,油漆桶不够美观,希望厂里可以生产一批更有档次的煤炉子。
其次是,根据她三哥的建议,给这批更有档次的煤炉子增加“二次风”
装置。
通过这个装置给蜂窝煤大量送风以后,可以提高煤炉子的点火速度,还能让一氧化碳再次燃烧,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概率。
新炉子的成本比简易炉子贵了将近一块钱,叶满枝不知市场接受度如何,所以只让厂里试生产了五个装有二次风装置的新炉子,放到供销社里试卖一下。
结果炉子刚送去供销社两个小时,侯主任就往街道办打电话,让厂里再送十个炉子过去。
“我们的新炉子这么好卖吗?”
“比之前那个油漆桶强多了,”
侯主任呵呵笑,“说实话,那油漆桶确实不上档次,你想想,最先被推广使用蜂窝煤的这批人,都是什么人?大多数是干部呀!”
干部按月领工资,兜里不差钱。
买一个炉子能用好几年,当然会选择质量更好的产品。
“你们往炉子上安装的这个鼓风机挺好的,一看就能跟普通炉子拉开档次。”
侯主任建议道,“以后多往供销社送这种新炉子吧,油漆桶卖得一般,你们再找找其他销路。”
叶满枝对这个结果既好奇又惊喜,赶紧让厂里安排生产新炉子。
油漆桶、铁皮炉子、二次风炉子,按照4:2:4的比例生产。
她又接连观察了几天。
供销社那边确实是二次风炉子的走货量更大,而靠着四嫂和车夫走街串巷推销的,还是便宜的油漆桶炉子更好卖。
当然,最近市面上倒卖油漆桶炉子的人越来越多了,连废品收购站的油漆桶都嚷嚷着要涨价。
叶满枝劝自己别跟那些投机倒把分子纠结,先抓主要矛盾。
然而,发给报社的稿件一直没动静,她只好找领导拿主意。
“你把稿件发给哪个报社了?”
“日报和晚报都发了。”
“以后发稿的事,你跟赵二贺联系。”
穆兰小声说,“他有个姑姑是晚报的编辑,把稿件给他,比较容易过稿。”
叶满枝恍然大悟。
难怪再次进行工作分工的时候,穆主任会把她负责的宣传工作分给赵二贺呢。
根由原来在这里!
单位里有个能在宣传口说得上话的同事是件好事,叶满枝还挺高兴的。
她其实可以找吴峥嵘那位同学帮忙,对方在日报社工作,应该能说得上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