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何犹光乘快艇过海。
中环码头上岸后,寻了个公用电话按照打探到的号码打去be公司。
中午没吃饱的曲卓,正面前摆着一盒杜美婵从楼下打包的卤肉饭,边吃边听周梁淑汇报对于“港岛好声音”
的初步规则。
别说,这女人确实专业。
虽然时代所限,时间也短,赛制安排想不出那么多“花样”
,但精准的抓住了两点核心思想。
首先,凸显公平性。
如果不计成本的话,四个队长准备选顾嘉辉和黄沾那一级别的,具有足够影响力和一定公信力的大咖。
点评嘉宾也从宝丽金、百代、华纳和ba几大唱片公司请最专业的人士。
其次,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对于实力相当,队长和评委难以取舍的队员,发起观众投票。
哪个更有观众缘,哪个就胜出……
既然思路没问题,剩下的就简单了,曲某人边塞卤肉饭,边“琢磨”
,边给出一些“思路”
。
比如,队长挑选队员的阶段,分前台和后台两个场景。
前台的主角是队长和队员,后台是隔着大背头电视,紧张兮兮观看前台情况的队员亲友团。
导师不但要背对舞台,面前还要档上隔断,防止观众的表情影响他们的判断。
不能白花钱请人,要约歌。
每个自己写也好,请圈内好友写也罢,要为自己最看好的队员搞几首好歌。
还要设立奖金吸引人参与。
不止是最终大奖,只要有导师转身,就有钱拿。
俩人翻倍,三人再翻倍,四人都转身,就翻倍再翻倍。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嘛。
反正每名队长有名额限制,规则层面限制了他们轻易转身。
最后真正能够拿到钱的,一定是极少数,也一定是最优秀,最值得投资的。
完事选出来的优秀者,带着各自队长为其量身打造的歌拍v。
一季节目搞完,能凑出十几首足够经典的歌曲,长远看就不算赔,可以作为未来ktv项目的第一张碟片。
这年头约歌很便宜,那些电视剧里耳熟能详的歌曲,一首不过五百到两千,一次性买断版权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