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进到小会议室,打眼一瞅……应该要谈的事涉及到很多敏感内容,屋里只有三号、梅宣宁的老子和311工程几位主要负责人。
瞅场面似乎不是特别凝重肃穆的那种谈话,嘴里抱怨:“就不能让锅炉房多烧点,差那点煤啦?”
“……”
正讨论大事儿呢,即便是比较放松的座谈形式,那……也是谈正事儿呢。
331项目组的几位没见过这种情况,表情都僵了。
三号早就习惯了,多少沾点压嘴角的意思。
梅宣宁老子哼哼了一声:“可不是嘛,明天你去三里河拍桌子去,老会计给批的煤不够烧,把你曹奶奶都冻病了。”
“啊?”
曲卓转身就往外走。
“回来!”
梅宣宁老子没好气的把人喊住:“坐下,表孝心也先把正事办了。”
“咋地啦?哪卡住啦?”
曲卓不情不愿的回身。
“哪里也没卡住,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三号开口,冲曲卓招了下手,视线看向于老。
于老心里明白,即便眼下这种人员绝对可信的场合,奔着必要原则,很多事情也不能说出来。
刻意忽略和含糊掉了部分曲某人心里有数的内容,简单的讲了下现在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曲卓听懂了……喊他过来,不是问他卫星的问题。
而是“问他”
油桶里装回来的那些“小玩意”
,能不能实现自主可控。
他能“买”
出来,并不代表他能提供全套的技术设备。
卫星在眼下这年月,绝对算得上人类科技的尖峰产物。
需要的技术链和供应链,可远远不止看到的那一两吨东西。
很多“素材”
不能强求,要等待,等有合适的时机时创造机会。
坐那琢磨一阵,正色开口:“试验卫星嘛,寿命不过四到五年,最多也就六年。
我认为,达到技术验证目的就足够了,用不着追求最先进的。
比如,镍氢电池美西方也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咱们可以按计划采用镍镉电池,但可以借鉴老美telsativ-a的先进密封设计。
技术上应该不存在问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