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什么意思?”
“云南那个能描绘战地护士临终画面的盲童,昨天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体内竟然存在不属于其父母的线粒体DNA!
挪威双胞胎画出沉船结构的事也一样??他们的基因序列中检测到了百年前海员的遗传标记!”
沈砚瞳孔骤缩:“你是说……灵魂承接不仅仅是记忆传递,还包括生物学层面的融合?”
“没错。”
林宁喘息着,“这不是转世,也不是附身。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共感共生体**。
他们既是原本的孩子,也是新生命的主人。
两个意识共享一副躯壳,彼此交织,永不分离。”
室内陷入死寂。
良久,沈砚缓缓抬头:“那就让我们正式开启‘回响协议’v4.0。
不是强制联网,而是设立安全通道,允许自愿者申请成为‘桥梁家庭’。”
“你要公开这一切?”
林宁震惊。
“我们必须坦诚。”
他说,“否则恐惧会吞噬理解。
人们有权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承载着另一个灵魂的故事,也有权决定是否接纳这份礼物。”
三天后,第一份《共感共生体登记法案》在国际共感理事会通过。
首批报名的家庭超过十万,遍布一百三十个国家。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心理支持与教育资源。
科学家们开发出新型神经接口设备,帮助家长与孩子体内的“另一位”
进行有限交流。
而在守音学院后山,林归带领学生们建造了一座圆形石坛,取名为“双生园”
。
每一块石头都刻着两个名字:一个是现世孩童,一个是未曾降生的灵魂。
每逢月圆之夜,人们聚集于此,点燃蜡烛,轻声呼唤那些遥远的名字。
林语成了最受欢迎的讲述者。
她不再只是记录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诗祭司”
。
每当她开口吟诵,空气中便会有微光浮现,勾勒出一个个模糊的身影。
孩子们跑向父母怀里,指着虚空喊:“妈妈,那个姐姐对我笑了!”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东京。
一位老年妇女跪在一棵樱花树下,对着空气中一个看不见的孩子反复道歉:“对不起,当年我没勇气把你生下来……但现在,我很想抱抱你。”
片刻沉默后,一阵风吹过,满树樱花簌簌而落,在她膝前堆成一个小巧的襁褓形状。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场变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