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直到第四天,敌人这才发现志愿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秘密——坑道战术。
坑道战术也是起源于这场战争之中。
起初,鹰酱仗着铺天盖地的火力优势对志愿军发动进攻,而志愿军却只能依靠阵地进行防御,伤亡很大。
因此,如何在敌我装备悬殊的情况下进行阵地战,成为了摆在志愿军面前的严峻问题。
为了抵御住敌人的进攻,志愿军开始总结,最终发明了坑道战术。
这种战术可以做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后来在一线团领导干部及军参谋长会上,又进一步强调,坑道工事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并统一了施工标准,规定坑道顶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护厚度10-15米,坑道幅宽12米,每条坑道至少有2个以上出口。
最终一个横贯半岛250公里长正面战线,具有20-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就此形成,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志愿军正是依靠这种战术,才能和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鹰酱打得有来有回。
不过鹰酱毕竟拥有着绝对的火力优势,在反复争夺了几天之后,恼羞成怒的鹰酱出动了30架次的轰炸机对两个阵地进行了反复轰炸,同时用300余门重炮实施轰击,就连原本没有办法参与山地作战的坦克,都抵近高地作为固定火力点,直接支援步兵进攻。
鹰酱投入了三个营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团冲锋的方式,不断进攻志愿军的阵地,激烈的炮火使得整个上甘岭都被硝烟所笼罩,相隔百米就无法看到信号枪的光亮,双方只好都使用迫击炮发射信号炮弹来进行联络。
黄昏时分,志愿军部队经连续一天一夜的激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无力再战,只得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表面阵地全部失守。
不过,这也再次开启了志愿军的传奇战绩。
志愿军退入坑道之后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抵抗,时不时与敌人反复争夺表面阵地,对于鹰酱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坑道一日不除,鹰酱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
鹰酱对付志愿军坑道的时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飞机低空俯冲扫射,但是都没有办法解决掉坑道里的志愿军,最后不得不封锁战线,用断水断粮的方式解决问题。
鹰酱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火线运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
渴死过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缺水一天没有太大影响,这种情况属于轻度缺水,只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但是缺水三天之后,就有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人会感觉到头晕目眩、嗜睡疲惫、低血压直至休克,缺水七天之后,绝大多数人就会死掉。
虽然后世有一个袋鼠的人在沙漠中断水19天后依然存活,但只是个例外,正常人不能相提并论。
而坑道中的志愿军,在坚持战斗的情况下,还是坚持了整整十五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鹰酱的军人感觉到的震惊。
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
就是这样的伤亡率,运输连一直没有放弃,依然冒着炮火给战士们运输补给。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补给,就是一些萝卜。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才换成了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
这种运输都是趁夜运送的,但是直到第九天,运输员才把三袋萝卜运了进去,那个夜晚简直就是坑道部队最盛大的节日。
不过光吃萝卜容易上火,所以坑道部队建议改送苹果。
军部立刻紧急采购了近七万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
但是由于鹰酱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
而且,就是这一个苹果,也是战士趁夜出去收集弹药的时候无意中找到的,而运送它的战士已经牺牲了。
这个故事后来也被一位战斗英雄写成了一篇散文,被选入了小学生教材,刘能还学习过,当时就把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现在自己也要亲历了,不知道一会儿见到那些老前辈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又被感动到哭。
就在刘能蹲在角落里莫名感动的时候,脑袋上突然顶上了一根圆溜溜的东西,一个沙哑的声音带着无穷的杀意问道:“不许动。”
:()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