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就算要改立四郎为太子,那也要等攻占洛阳,局势明朗之后再说。
皇后莫急,朕不会忘记四郎的,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朕一定会让四郎取代安庆绪。”
段皇后这才转忧为喜:“君无戏言,陛下可千万莫要让臣妾失望!”
由于徐州被山东、睢阳、江南三大军事集团拱卫在中央,因此徐州并没有太多的兵力。
即便燕军不断强征,目前的徐州也只有四万左右的兵力,如果再抽调兵马去进攻扬州,那么就会导致兵力空虚。
王忠嗣跨海偷袭幽州的前车之鉴才过去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安禄山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在与李林甫、严庄、张通儒等大臣商议之后,安禄山决定不抽调徐州的兵马去攻打扬州。
徐州的兵马非但不能抽调,还得继续征兵,扩充兵力。
扬州距离徐州不过六百里路,又有大运河连通,稍不留神就会被唐军兵临城下,不加强国都防御怎么能行?
安禄山可不想像张守珪、李琦那样被唐军活捉,押送到长安当街斩。
李林甫其实很想让安禄山把国都从徐州迁到江宁,把燕国的所有兵力全部屯集在江南,凭借长江天险与大唐抗衡,这样至少可以割据半壁江山。
但安禄山手下的将领清一色的全部都是北方人,甚至不是“几乎”
,而是全部。
因为李林甫建议安禄山从徐州迁都江宁,史思明直接从睢阳前线跑回了徐州,非要当众砍死李林甫。
史思明的话代表了“安史集团”
所有将领的心声,江宁只能做陪都,绝不能成为大燕的都城。
在江南与河北之间,让大燕的将士们选择一百次,甚至是一万次,那也是“保河北放弃江南”
。
“你个奸贼再敢妖言惑主,老子把你的肠子挑出来!”
幸亏安禄山用肥胖的身躯抱住史思明,让李林甫快跑,这才让他免于一死。
经过了这次激烈冲突之后,李林甫算是看明白了,这帮河北人都是武夫,没有政治头脑,他们打仗还行,但想让他们拥有政治家的格局,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这让李林甫有点心灰意冷,看清了安禄山与史思明的上限也就这样了,他们最多就是乱世军阀,绝非改朝换代的雄主!
纵观历史,能够建立王朝的嬴政、刘邦、刘秀哪个人不是雄才大略,政治眼光卓越?
司马懿虽然阴险,但也是老谋深算,狡诈狠毒,该隐忍的时候比谁都能装孙子。
李渊虽然比起秦始皇、汉高祖略逊一筹,但也是能屈能伸的明主,更何况还有天纵之资的太宗帮着他开疆拓土!
安、史二人甚至就连刘备都比不上,如果李备与手下的张飞、赵云等人死抱着家乡不放手,又怎么跑到巴蜀建立季汉,与魏、吴两家鼎足三分?
“居然宁死也不肯背井离乡,尔等能成大事才怪!”
在李林甫看来,这安禄山顶多就是董卓、袁绍之流,小富即安,胸无大志,拿下徐州之后就失去了进取心,每天沉迷于酒肉和女人之中,身上的肥肉长得比猪膘长得都快,历史上哪有这样的皇帝?
史思明打仗倒是一把好手,在兵法上颇有造诣,但他最多就是元帅之才,缺少政治格局,注定成不了大事。
看清了安禄山与史思明的斤两,李林甫也就不再对这个军事集团抱有期望,但他又无路可去,只能在徐州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陛下言之有理,决不能抽调徐州的兵马去攻打江宁,从睢阳抽调一支兵马去收复扬州更为妥当。”
李林甫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提迁都江宁的事情。
安禄山表示赞同:“传朕旨意,让吴王抽出一支兵马向南进攻扬州,联合太子与崔乾佑围剿李祎,争取早日收复扬州。”
q4.。
q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