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大业十二年七月,杨广巡幸江都。
为保障皇帝安全,隋朝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前往镇压江淮群盗,先与杜伏威战于盐城。
只经一战,公孙上哲军被全歼。
大将陈陵带八千精锐复来,与杜伏威多次交手。
陈陵军强器锐,杜伏威连连失利;但陈陵兵力不多,双方打成僵持。
同年十二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江都,护驾骁果军十余万人,声威赫赫。
论说杜伏威此番若不远遁,必然难逃灭亡。
不料正逢荒年,百姓饥谨,遍地揭竿而起。
杜伏威乘机吸收大批饥民入伙,势力反而迅速膨胀。
陈陵见战局不利,因此龟缩江都不出,任由杜伏威耀武扬威。
杜伏威以妇女衣裳相赠,以激将法诱出陈陵,将其全军覆没,陈陵单骑逃回江都。
杜伏威趁势占据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结义兄弟辅公祏为长史。
由于本身深受赋税之苦,杜伏威对领地之民只收极低赋税,下令凡官吏贪污无论轻重,一律处死。
于是人民大悦,踊跃送其子弟参军,以卫家国。
其后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委任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不受,却向东都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楚王。
闪回结事。
武德二年九月,李子通率主力围攻江都,杜伏威、沈纶中其离间之计,坐观李子通夺得江都。
杜伏威及时审时度势,主动遣使降唐,接受唐高祖所委任官职。
历史真相:杜伏威为何在此时降唐,史中并无明确记载,因此便成迷案。
须知当时李唐势力还远未达到一统天下之势,尤其远离江淮,鞭长莫及。
李世民当时正在太原与刘武周激战,胜负难料,河北窦建德、河南王世充也在虎视眈眈,欲图吞并。
杜伏威居然在此时降唐,应是在千头万绪中看出唐朝实力,实是眼光独到。
不过亦由此可见,杜伏威此人并无并吞天下大志,其当初起义亦只是形势所迫,所图如同翟让,只求在乱世中保全一方而已。
武德三年乃是乱世高潮,天下局势已经明朗。
李子通占领江都并称吴王之后,便渡江攻克重镇京口,击杀沈法兴大将蒋元超。
沈发兴主力丧失殆尽,只得放弃丹阳、毗陵,逃回吴郡。
于是长江下游,皆归李子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沈交战之时,杜伏威看出便宜,乃以辅公祏为将,阚陵、王雄诞为副,带领数千精锐,乘虚进攻丹阳。
未料沈法兴退败过速,李子通亲率主力数万回师迎战,军容极盛。
辅公祏眼看众寡不敌,情急之下,忽想起杜伏威前番取胜手段,乃挑选千名死士,各持长刀为前锋,又以千人紧随其后,复亲领其余兵力紧随其后。
决战之前,宣言于众军:前阵有退后者,后阵斩之。
后阵有退后者,某亲斩之!
江淮军本就剽悍,闻此严酷军法,人人奋勇向前。
双方刚一接战,李子通部气为之夺,当即败退。
辅公祏此时竟忘自己兵力过少,下令穷追猛击。
李子通终被逼急,且亦清醒过来,复命反师再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