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治安队员抽了抽嘴角,憋住笑问:“哦?说说你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丁悦没有在意母亲或者治安队员的态度变化,郑重其事地说:“我注意到现场打翻的茶几旁,有几个几乎呈正方体的金属茶几凳,其中一个有两个角都沾了血迹,上面还有一些杂乱的血手印。”
听到这里,治安队员更加确信丁悦是侦探小说爱好者了,看到伤人致死案现场,居然有样学样,学着侦探的模样寻找犯罪痕迹。
“墙上、地上都有一些血液喷溅的痕迹,墙上的血迹喷溅高度较高,在1米6至1米7之间,地面上的血液喷溅痕迹则较为分散,形成了较大的喷溅区域。
我也看到了地上两位受害人,他们的身材都不算矮小。
我推测,其中一个人是站在有挂钟的那一面墙边不远处,被硬物砸到头而受伤的,根据墙上血液喷溅的高度,他受到攻击时,距离墙面应该不到两米。”
丁悦详细地描述着自己的观察,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光芒。
第254章结果,她这是来破案的了?!
这一番推论,连在场的治安队员都听愣了。
不是吧,小姑娘还真玩起侦探游戏来了?尽管他没把这高中女生的说法太当回事,但他听得也很认真——她说的也在理。
而且,一个人在房间里,不借助任何专业设备,就能观察出这么多现场细节,还是挺厉害的。
甚至她所说的不少细节,与留在现场取证侦查的治安队员传来的信息相符。
“哦,那另一个人呢?”
治安队员问。
丁悦回答:“另一个人头部受重击的位置,位于房间相对中间的位置,所以他那一侧的墙面上血液喷溅较少,即使有,也基本位于50厘米以下的高度,大多数集中于踢脚线附近。
这些血液喷溅痕迹,可能是凶手伤人后留下的,也有可能是受害者倒地后挣扎时留下的,不太像是事发时第一时间造成的。”
丁悦继续说:“同样,茶几凳的重量,决定了它打出去的力量和路径。
由于它比较沉重,如果是我哥哥,依照他的身高和力量,挥舞的轨迹会比较低,击中受害者的胸、腰、腹部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两个受害者身上最明显的伤口都集中在了头部。
治安部的叔叔们请注意,我哥哥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他身高只有1米7哦——还是穿了鞋的结果。
面对两个身材都比他高大的受害者,他真的能用一个茶几凳,在两人头顶几乎最中央的位置,把人砸成重伤了?”
一分钟之前,治安队员还看着孩子像模像样地说着自己的观察,怎么一分钟之后画风一转,变成被审讯的未成年17岁女高中生,反过来质问经验丰富的治安队员了?
负责手写笔录的年轻治安队员有些不爽,咕哝了一句“没大没小”
。
其实,他本想大吼一声,斥责丁悦这种不礼貌行为的,但身旁的前辈却饶有兴致地继续提问,好像想把小姑娘驳倒一样:“个子比较矮的人很难在头顶正中央给人开瓢,的确可能性较小。
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第二个人血液喷溅较低,是因为他坐着的?我明白你想给你哥哥洗清嫌疑,很努力,但是我们做刑侦的真的要考虑各种可能性,不是吗?”
负责审讯的治安队员并不了解现场勘查的所有细节,但丁悦并没有被这个看似宣示权威的反问难倒。
她依然表情凝重地分析:“如果受害者被砸脑袋时坐在沙发上,那么他相对于攻击者处于的是一个低位的位置。
即使有血液喷溅,也会距离受害者本人更加密集,受害者较远的地方可能相对干净。
我并没有拍照,但我记得非常清楚,现场地面上的血迹并没有集中在受害者倒下的位置,而是在患者身体较远的地方也形成了环绕中的喷溅血液,并且根据血液在墙上喷溅留下的形状,喷溅角度大约在30至45度之间。
如果是坐着遭受攻击,这个角度会更低,且方向更容易向下倾斜……”
笔录的治安队员有那么三秒钟大脑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不过,丁悦的声音还在现场继续响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记笔记。
“如果受害者是坐着的,无论他醉酒与否,即使有座椅、桌子等物体的位移痕迹,这些打斗痕迹也会较小,毕竟坐着的人没法随时移动。
但我们看到的现场却是一片狼藉,地面上到处都是刮擦痕迹,沾着血液的各种物品翻倒。”
丁悦所说的一些细节,就连没去现场的治安队员都不清楚是真是假。
“而且,你们把我哥哥拽上治安队的车时,我注意到他身上的血液看起来像是渗透进了衣物,形成了较为均匀的血迹区域。
血迹面积较大,边缘模糊,而且分布并不对称。
他的身体右侧有明显的血液痕迹,而左侧则相对干净。
请注意,我哥哥躺在沙发上时也基本是靠着左边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