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王简的脸色非常阴沉,华夷之辨,事实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利用地域划分,其次是利用血缘划分,然后再是利用文化划分。
此时冉明推行的华夷之辨,是将采取文化划分。
这本无可厚非。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简朗声道:“寰宇所及,华夏独踞东极,古往今来,三千年矣!
今帝国倚左右睨视,这衮衮凡尘,又怎能置于夷狄之蚀,而不归我华夏王化!
寰宇归大魏王化,此乃我大魏天命。”
王简也知道如果单凭吊书袋,他肯定比不过这些专门专研文史的大儒。
他就绕开了攸候喜是不是华夏人的圈子,而是直接把话题扯到了如今魏国。
此时的魏国疆域极广,极西比汉朝最强盛时还要西扩四千五百余里。
极北,几乎占据了整个蒙古高原,即使漠北,也成了魏国军队的狩猎场。
至于原来汉朝时期的朔方、云中、代郡辽东这些边州郡县,更是直接变成了内州郡县。
向南更不用提了,汉朝不过设立了交趾(一作交址,今越南东京,即越南北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乂安省、河静省、广平省,即越南北部)、日南(郡治今越南顺化以南,即越南中部及以南一部分)五十六县。
魏国倒好,直接吞并中南半岛,将疆域拓展到了金瓯。
并且将瓜哇、婆罗洲、金州(苏门达腊)纳入了魏国的统治之中。
这句话提出来了,谁敢反对?此时反对派出首领圣衍公孔抚出列道:“《周礼·夏官·职方氏》:有言,“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
说到这里,王简可算是抓到孔抚的语病之处了。
王简道:“那若按周礼而言,邺城千里为王畿,那么一千五百里为候服。
那么四千五百里既有夷服,五千里为镇服,五千五百里为藩服。
庭州距离邺城七千八百里余里,楚州碎叶城距离邺城足足有一万两千三百余里,这庭楚二州难道要弃之不要?况且信州距离邺城则更远,达到一万五千六百余里,那信州算什么?”
所谓周制九服,是周时分封天下的制度,“方千里曰王畿”
为中心,五百里为一等级,由内而外,依次是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共九服。
所谓“蛮夷”
,所谓“藩属”
,都由此而来。
最早“华夷之辩”
,都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根基:我是世界中心,谁离我越远,谁的血脉就越不亲,而邦国也就越不开化。
可是周朝那个时候疆域才多大一点?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
可是现在的魏国比周朝时期领土大了十倍不止,再有周制九服那一套进行华夷之辨就有说不过去了。
孔抚是哑口无言,这个问题他的答不上来啊,他百口莫辩。
难道说,把魏国的州郡划出去啊?他敢这样说,恐怕明天就会被百姓的涂抹淹死。
魏国对疆域的扩张,不同于汉武帝时期的扩张,汉武帝扩张领土,受益人只是朝廷和他自己,损失的却是百姓。
冉明不同,冉明主张利益扩大化。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享受到了战争的红利。
:()大魏霸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