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看着杜循的样子,韩练心中无限感慨。
都说读书人体面,不知看了杜循现在的境况,还有多少人愿去读书科举。
真宗皇帝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杜中宵前世就耳熟能详,常被大人用来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
在他的印象里,古代的读书人都是上等人,风花雪月的日子。
现在却是知道,书好读,但要把读的书变现却不容易。
穷人家的孩子,书买不起,又上哪里读去?这个年代,州县并没有普遍立学,能够请得起私塾先生的无不是富裕人家。
要想读书,要么是家境宽裕,要么便如杜家这样,耕读传家,有祖辈传下来的书本和知识。
就是把书读好了,变现就要参加科举。
眼前的父亲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开开心心意气风发地过了发解试,以为以后就是人上人了,却不想到了京城省试就被打回原形。
不但没得到功名,还把多少年积攒的家底耗得干干净净,欠下外债。
杜中宵听说过一个故事,某州有个书生过了解试,却没有进京赶考的盘缠。
所有的亲戚朋友一圈借过去,借遍满县,只借到了一贯钱。
那书生羞怒交加,把一贯钱挂在城门,发下誓言,如果自己此次进京金榜题名,此生再不入此县。
没成想他真就中了,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户籍迁走。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说的是人情冷暖,不要怠慢了读书人。
现在看着他们落魄,一旦中了进士便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
看了父亲现在的样子,杜中宵又是另一番想法。
或许,是因为县里看多了这种失败者,不再去相信那虚无缥缈的科场高中呢。
每次殿试中进士的有四五百人,诸科的人数还要多一些。
看起来数目不少,但与近万进京赶考的举子比起来,终究是少数。
每到大比之年,大多数的举子还是名落孙山,灰溜溜地回到家乡。
家中有田有地有产业的富裕人家还好说,
乡贡进士是个体面身份,去京城赶考一遭并不吃亏。
而对于像杜循这种乡间小农,一次科举便把家底荡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元气。
太阳从天边探出个头来,把天边抹上了一层嫣红。
杜中宵强忍着心中的酸楚,扶住杜循,道:“阿爹,妈妈在家等着,我们回家里去。”
“哦,回家,回家!”
杜循一边说着,一边又忍不住抓了几把酒糟。
他这一路上实在吃了太多的苦,见到能吃的东西,多抓一把几乎成了本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