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0465基调得定下来(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其中一人侧脸熟悉得令人心颤??陈砚舟,年轻版的他,眼神清澈,嘴角带着一丝羞涩的笑意。

“那是1997年。”

周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轻声道,“他是我们队里最安静的一个,话少,但做事稳。

有次雪暴困了三天,大家都快崩溃了,是他半夜打开收音机,播了一段自己录的诗朗诵……没人知道他还会这个。”

许风吟心头一热。

“什么诗?”

“忘了。”

老人笑了笑,“只记得他说,声音是唯一不会被风带走的东西。”

当晚回家,他翻出了尘封已久的硬盘备份,试图寻找早期项目中可能留存的音频片段。

在层层加密文件夹中,他终于找到一段标记为“NP-03:私人录音?未归档”

的音频。

点击播放前,他的手微微发抖。

沙沙的电流声后,是一个更年轻的陈砚舟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情绪波动:

>“今天收到了母亲的最后一封信。

她说她不怪我选择远行,只希望我在冰天雪地里,别忘了人间还有暖意。

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实验室就是我的家,数据是我的亲人。

但我突然害怕,等我回去时,会不会连哭都忘了怎么哭?”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

许风吟闭上眼,任黑暗吞噬视线。

原来早在二十多年前,那个沉默的男人就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放逐。

而他所做的,并非逃避,而是以血肉之躯,在极寒之地筑起一座通往心灵的桥。

第二天清晨,他将这段音频上传至“记忆之桥”

的特别通道,设置为仅限小范围内部审阅。

附言只有一句:“请允许有些伤口不必展示,只需被理解。”

与此同时,“记忆邮筒”

项目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一位来自云南山村的小学教师寄来一封信,随信附上几十张孩子们的手绘明信片。

她在信中写道:

>“我们学校没有网络,也没有录音机。

但我读了你们网站上的故事,就在课堂上讲给了孩子们听。

他们问我:‘老师,如果我们说的话也能传到很远的地方,是不是死去的爷爷奶奶就能听见?’于是我们决定每人画一张图,写一句话,埋在学校后山的老槐树下。

约定十年后再挖出来。

有个孩子画了架风筝,上面写着:‘外公,我学会做饭了,你尝一口吗?’”

许风吟看完信,久久无法动弹。

他当即联系基金会,启动“乡村记忆播种计划”

,向全国三百所偏远学校捐赠便携式录音设备和空白磁带,并配套编写简易课程手册,教孩子们如何录制“给未来的信”

他在手册序言里写道:“童年最深的记忆,往往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一碗热汤的香气,一次牵手的温度,一句笨拙却真诚的‘我爱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前夫夜来袭修真小赘婿我靠赚差价暴富了这个明星来自地球北马寻龙人生交换游戏美漫世界霸王轨迹剑中仙天朝仙吏靖天下诡纹天启之门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三界独尊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我的帝国天神诀保卫国师大人星际穿越:位面女王专治不服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重生七零:娇妻慢慢哄,军王步步宠浴火焚神吞神至尊重生七十年代:勒少,强势宠老祖出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