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那委实也太过谦虚了。
因为印刷与造纸技术不够发达,宫中的藏品数量上或者稍有不如;但因为躲过了唐末以后历代战火的侵袭,其库存藏之丰富优质,则足够让后世一切的博物馆瞠目结舌,神魂颠倒。
譬如吧,林貌展开目录的第一页,抬头便是顾恺之的三幅真迹,而后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抄之《道德经》,以及卫夫人、钟繇的法帖。
真正是群星璀璨,光华夺目,其质量最低也是国宝起步。
仅仅拎出几个作品的名字,便足以炫人耳目,制造出地震一样的效果。
即使早已见过世面,但这样匪夷所思的珍藏之前,林钦差亦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
他仔仔细细将目录翻看数遍,心情仍旧难以平静,以至于声音都有些发颤:
“陛下全都要——全都要交出去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
皇帝陛下也有些怅惘:“朕笼统算了一笔账,将这些收藏全数压上,顶个七八年的开销,应当还不成问题。
只是宫中所有,大概也仅限于此了。
真要再扩张财源,恐怕就只能行非常之举。”
什么“非常之举”
?皇宫中能搜罗到的宝贝已经穷尽,天下所剩的珍物多半都是在宗室勋戚及关中河北的世家手中。
平日里大家你好我好也就罢了,真要被逼到府库耗竭而又剁手不止的境地,那便实在是顾不得体面了。
至于如何“非常”
嘛……要知道,军功卓著的开国皇帝总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后世的朱重八已经雄辩的证明了这一点。
大概是早就有了心理预估,即使听到这样惊世骇俗的虎狼之言,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亦面不改色,从容平静。
倒是大手子微微打了个哆嗦,充分体会到了圣上不可改变的决心。
虽然话实在是不太好听,但只要至尊决心已定,事情反而好办得多了。
林长史想了又想,终于将自己思索已久的关窍小心道出:
“这些文物当然珍贵之至,但具体能抵押多少,可能要慢慢的谈。”
皇帝陛下道:“朕看过了协议中定价的细则,大体还是公平合理,并无异议。”
文物领域水深千尺,即使以陛下的敏锐,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了如指掌。
他的“并无异议”
,与其说是称许定价规则的公平合理,倒不如说是对协议整体表示信任——以圣上与诸位相公彻夜研究的结论来看,提供协议的那个虚拟组织还真是在最大限度内表达了善意;各种层面上都是在真心实意想推动两界的往来贸易,绝非竭泽而渔的算计。
既然并非算计,又何必要在文物定价的小小条款上动什么手脚?有鉴于此,皇帝自然不会疑虑什么。
林貌叹了口气,只能为并不了解实情的古人稍作讲解:
“关键不在于定价,而在于速度。
陛下,文物行业是慢工出细活,尤其是这些——这些史无前例的东西,真要一个一个估完价格,恐怕得等到猴年马月……工业投资急如星火,哪里拖得了这么久呢?”
文物鉴定强烈依赖着已有的市场经验,而绝没有现成的规则。
寻常而言,宋及以后的文物存世量巨大,交易成熟,是很容易快速估价的;隋唐及魏晋南北朝以前的珍物数量太少,基本就算是现有定价逻辑下不大不小的盲区了。
而如果要定的还是陆探微顾恺之张僧繇王羲之王献之等等只有在史书中才能惊鸿一瞥的国宝级作品——
你怎么不上天呢?
可以想见,真收到这一份文物单子之后,负责评估的专家组在激烈争辩之余,又会搞出怎样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局面。
不要忘记,历史文艺领域也是有推崇、有偏爱、有私心的,大多数老教授在自己专业范畴内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其审美与选材上的偏好与执念,那才真正是牢不可破,绝无动摇。
平日里纸上论道不涉及利害,面子过得去也就罢了。
而今上真要实实在在给自己心爱的领域定价排名搞kpi了,你猜他们会不会斗志昂扬?
王献之毒唯能容忍王氏父子双担吗?张僧繇单推人能容忍墙头草们在顾、张之间和稀泥吗?至于书法圈绝对的霸主书圣王羲之,这位的粉与黑同样都是战力爆表、横绝一世,真要给他的作品论个高低,那少说也得腥风血雨、实在作上一场再说!
这可不是普通的粉圈大战,而近似于历史文艺领域的神仙互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