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林昭接待她们时,女孩忽然背诵起书中一段话:“七岁童子可问政,何以十岁女童不可读书?民心初醒,不在庙堂,在学堂之隅。”
声音清亮,一字不差。
当晚,林昭召集骨干商议。
有人担忧:“收留她们,等于与地方宗族对抗。”
阿舟却道:“沈先生当年救陈九娘,也不知她日后能教三百妇人识字。
火种落地,谁说得准会长成什么?”
最终决定让母女暂住书院附属小学,并安排苏禾辅导女孩盲文基础??她左眼因幼年家暴几近失明。
半月后,女孩在课堂上写下人生第一篇日记:“今天我摸到了苏禾老师的木板,上面全是小疙瘩,但她说那是光。
我想,也许我的眼睛坏了,可我的心还没瞎。”
这篇文字被收录进下一期《民声札记》,编号第827。
与此同时,广西某县发生惊人逆转。
当年因虚报营养餐价格被免职的校长竟通过自学《灾时治理十二条》,考取公务员,在邻县担任副镇长。
他在就职演讲中坦承过往错误,并宣布推行“阳光账本”
制度,邀请村民代表每月审查财政支出。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亲自带队走访辍学儿童家庭,劝返二十三名失学少女。
记者采访他时,他从公文包取出一本翻旧的《灯火集》:“我知道你们觉得我是作秀。
但我每晚睡前读一篇,就像有人在我耳边敲钟。”
冬至前夕,景阳书院收到一封血书。
寄自陕北黄土高原,署名是一名患尘肺病的退休矿工。
信纸是用绷带布裁成,字迹歪斜却用力极深:“我活不过明年春天了。
但我儿子还在矿上。
他们不让体检报告外泄,可我知道那不是肺炎……我把《破晓辞》抄在药盒上,藏在枕头里。
求你们派人来看看,不然等我死了,真相也就埋了。”
林昭当即联系公益律师团队,并派遣两名流动讲师前往调查。
三周后,他们带回确凿证据:该矿区十年间隐瞒百余例职业病病例,且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消息曝光后,应急管理部介入,责令全面整改,并首次引用《民间治理智慧研究中心》发布的《隔离病原则应用指南》作为问责依据。
那位矿工在临终前听到了广播里的通报,拉着儿子的手说:“你记住,说话的人,骨头最硬。”
春节刚过,一则新闻悄然流传:某省级党校内部读物增补了一章,题为《从看基层治理危机预警机制》。
文中明确指出:“群众监督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制度免疫系统的白细胞。”
虽未公开出版,但复印件已在多地干部培训班流传。
有学员私下议论:“以前觉得他们是闹事的,现在才发现,他们是提前拉警报的。”
春雨再降时,景阳书院迎来第一百位“平民史官”
。
他是内蒙古草原上的牧羊人,骑马三天赶来,带来一部用蒙文写就的《草原本账》。
书中详细记录近二十年草场退化数据、政府补贴流向及生态修复项目成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