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就是从范成大的诗句中简化而来的。
在《宋史·太宗纪》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雪,天气变得十分寒冷,人们都躲在屋里避寒。
宋太宗正在皇宫中休息,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
当他看到窗外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时,忽然想起了那些可怜的穷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正在大雪中挨饿受冻。
于是宋太宗马上派出手下的官员,带上许多粮食和木炭,出了皇宫,来到老百姓们生活的地方,把粮食和木炭送到那些穷人和孤苦伶仃的老人手中。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有米做饭,有木炭生火取暖了,百姓都非常感激宋太宗。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像一把拐杖,总是在我们走人困境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手里,当我们失意时、痛苦时、受挫、无助时,总是坚定地站在我们的身后,用同样柔弱的肩膀与我们一起承担,哪怕我们已经是穷困潦倒,依然能安慰、体贴、关怀、抚慰我们,让我们心生感动,让我们倍感温暖。
这种懂得雪中送炭的朋友,往往能让我们一生铭记。
有一位美国人为妻子治病跑遍了世界,最后来到了中国看中医。
他为妻子看病已经把钱花得差不多了,因为他不懂汉语,到了北京后他还是找了一个翻译。
一个来自宁夏的贫困生接受了这份待遇很低的工作。
在帮美国人的妻子看病的过程中,宁夏小伙子除了翻译以外还帮挂号拿药,像一个勤杂工。
当时,有一个比这更挣钱的兼职工作——给大公司谈项目,老板叫贫困生去上班。
美国人没办法,只好让这个贫困生再找一个翻译,哪怕只会最简单的交谈。
可是,令美国人没想到的是,贫困生并没有离开他,贫困生说:“你现在是需要有人帮助你的时候,而我能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
美国人听了强忍住眼里的泪花,什么也没有说。
后来,美国人带着妻子回国了,第二年,他的妻子去世了。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小伙子该毕业了。
正当他四处投简历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美国的一封电子邮件,是那个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美国人发过来的。
信里说: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你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一点,让我始终都无法忘记。
我想,现在是你快毕业的时候‘了,而我这边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渐渐地好起来了,我想,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来中国看你……
纪伯伦说:“你的朋友是你有回应的需求,他是你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他是你的饮食,也是你的火炉,当他静默的时候,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
当然,朋友的真正含义并不是物质的索取,而是精神上的皈依,但朋友一定是在困难的时候肝胆相照。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样也不会。
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
。
为此常遭别人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
。
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
韩信在楚汉之争中,辅佐刘邦,夺得天下,因而被封为“淮阴侯”
。
他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要以千金相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都可落得人情,但两者之价值却有天壤之别。
雪中送炭可以把人拉出火坑,走出困境。
也犹如你即将渴死在沙漠中,别人给你一口救命甘泉一样。
但就内心感受来说,给濒临饿死的人送一个馒头和富贵的人送一座金山,结果是完全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