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有这个插曲在,今晚的烧烤之行堪称完美。
不完美的是,小孩子们到底扛不住,回去的路上都睡得七荤八素,梦里还在算着今晚收款的账……
但这对于家长们来说却格外完美,路上就不用再听孩子们喋喋不休了...
雪后第三日,山风渐歇。
第127号地块的药圃被一层薄雪覆盖,像盖了层棉絮,静得能听见冰晶在阳光下细微崩裂的声音。
宋檀踩着结霜的田埂走来,脚印一行行延伸向育苗棚。
她手里拎着一只竹编暖笼,里面煨着姜茶,热气从缝隙里钻出,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小满already在棚内忙活,正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玉竹幼苗叶面的积雪。
“温度稳住了。”
她抬头看见宋檀,松了口气,“恒温系统扛住了零下八度,发酵床供热正常,二氧化碳浓度也维持在最佳区间。”
宋檀点点头,把暖笼放在操作台上,掀开保温帘检查根区湿度。
土壤表层微润,没有板结迹象。
她伸手探进基质,指尖触到一丝温热??那是微生物在腐殖质中活跃的证据。
“它们熬过来了。”
她说,声音很轻,像是自语,又像是对谁承诺。
这时陆川推门进来,肩上落着未化的雪屑。
他递过一份打印件:“气象局发来的特别通报,说今年冬季平均气温比三十年均值高出1.8℃,积雪期缩短二十天。
不止我们这儿,整个华东生态带都在偏移。”
宋檀接过纸页,目光停在数据曲线末端那个陡峭的上升箭头上。
她想起去年冬至那场反常的暖流,溪水化冻时发出闷雷般的响动,仿佛地脉在翻身。
如今看来,并非偶然。
“不是气候变化。”
她低声说,“是气候断层。”
小满皱眉:“什么意思?”
“以前是缓慢变暖,现在是跳跃式跃迁。”
陆川接话,“就像钟摆突然跳了一格。
我们依赖的历史数据模型,可能……已经失效了。”
三人沉默片刻。
炉火噼啪作响,映得墙上影子晃动如树根盘绕。
最终,宋檀开口:“那就重写规则。”
她转身走向白板,拿起记号笔写下三个词:**观测、适应、记录**。
“从今天起,‘云桥农情日志’升级为双轨制。
一条线继续记录实际农事行为,另一条线专门标注环境异常点??哪怕只是直觉上的不适。”
她顿了顿,“比如某天鸟鸣少了,或者蚯蚓爬出洞的时间变了。
这些细节,过去我们当作背景音忽略掉,但现在,它们可能是最早的警报。”
小满迅速打开平板录入新分类标签。
陆川则掏出手机,拨通省农科院老教授的电话:“老师,我想申请一个民间观测站的备案……对,就叫‘低海拔山地生态哨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