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公元前314年,苏秦先到燕国,向燕文王指出,自己的国家与燕国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各小国好比风中的蜡烛,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保护各国的利益不受侵犯。
他劝说燕文王应与近在百里的赵国联合,以防千里之外的强秦。
燕文王接受了苏秦的建议之后,苏秦又来到赵国,向赵肃侯指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
他说:“秦国不进攻赵国,是因为顾虑韩、魏二国袭其后方。
如果秦国先打败韩、魏,再举兵攻赵;那么赵国的灾难就到来了。”
苏秦还向赵王指出: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六国之兵十倍于秦,如果为了共同的利益,能够合六为一,同心同德,必定能打败秦国。
因此,他希望赵王邀请韩、齐、楚、燕等国国君进行谈判,共商六国联合抗秦大业,这样,秦国就不敢进攻六国中的任何一国了。
在整个游说过程中,苏秦抓住了各国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秦国是他们的共同敌人这一主线,讲明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合则可以抗强,分则有被秦国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同舟共济,联合抗秦,才是保护自己国家利益不被分割的惟一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让对方知道你与他有着共同的利益,对方才会竭尽全力去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努力的。
有“舍”
才会有“得”
摩根财团创办人老摩根对儿子小摩根说:“大家都喜欢和有钱的人交往,这是人之常情(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也许是因为和有钱人交往,可以享受到他们不曾享受过的东西。”
摩根教育儿子,要建立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攻获人心必须运用“舍得”
的观念,也就是,有“舍”
才有“得”
!不“舍”
而想“得”
,那种人脉关系是相当有限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要先“舍”
呢?
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
为中心的,任何事都先想到自我,因此,有时便会想:某人为什么不先对我打招呼?某人为什么不请我吃饭,而要请别人?某人为什么不寄生日卡给我?某人为什么和我有距离?
你这样想,别人也是这样想。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得”
放在心上,挂在眼前。
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先“舍”
,那么,这份关系便不可能展开!
既是如此,你为何不主动出击,先去满足对方的自我,为双方关系的建立踏出第一步?
“主动出击”
是“舍”
的第一个动作,也就是先“舍”
掉你的矜持、身份,“舍”
掉你的武装,向对方展露和平的姿态。
普通的寒暄和打招呼看来没什么,但如果能在普通谈话中加入对对方的关心,那么,这样的人脉关系便会慢慢发酵。
当然,你的关心不可带有刺探的意味,否则,会引起对方的警戒。
借题发挥最好,例如从工作谈起,再扩展到家庭、休闲,慢慢地把对方的心窗打开!
光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这只能让你建立一份普通的人脉关系,你必须再加入某些成分,才能把这人脉关系强固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