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若连死亡都不配拥有自己的声音,那活着的歌声又有何意义?”
舆论哗然,但更多人站出来支持。
一位网友留言:“我奶奶去世时,村里没人会唱哭丧调了。
现在我听这段录音,终于觉得她走得不孤单。”
寒冬将至,“声音救援行动”
迎来新挑战:内蒙古阿拉善一位蒙古族长调传承人病危,其毕生记忆的百余首古调尚未完整记录。
由于老人已无法言语,团队启用“脑波声纹映射技术”
??通过监测其听觉皮层对经典旋律的反应,结合过往录音数据库,逆向重构他脑海中残存的歌声。
历时十九天,成功还原二十三首濒临消失的“英雄赞歌”
。
成果发布当日,老人在昏迷中嘴角微动,家属称那是他多年未现的笑意。
春节前夕,林见鹿回到老家浙江绍兴。
小镇变化不大,青石板路依旧湿漉漉的,河边晾着腊肉和酱鸭。
他走进童年常去的祠堂,发现里面已改造成“社区传习所”
,墙上挂着竹笛、二胡、越剧脸谱,角落摆着一台录音设备。
管理员是他小学同学的儿子,十七岁,戴着耳钉,T恤印着“江南哭嫁调拯救计划”
。
“叔,您来得正好!”
男孩兴奋地说,“我们刚做完一期‘祖孙对唱’直播,我奶奶唱传统哭嫁,我用电音remix,弹幕都在刷‘DNA动了’!”
林见鹿笑着坐下,听他们排练。
老人的声音苍老颤抖,少年的电子节拍跳跃灵动,两种时空在同一个屋檐下碰撞、交融。
那一夜,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垠的麦田里,四面八方传来不同语言的歌声??维吾尔语、侗语、藏语、蒙古语、闽南语、满语……它们起初杂乱无章,渐渐形成和声,最终汇聚成一首从未存在过的歌。
醒来时,天光微亮。
他走到院中,取出墙上的埙,轻轻吹起《喊月亮》的片段。
音色低沉悠远,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手机响了,是温眉钧:**“老师,第一批‘无围墙音乐学院’教师培训营下周开班,您还来上第一课吗?”
**
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回复:**“当然。
这次我要讲??如何教孩子从雷声里听出节奏。”
**
风吹过庭院,带着泥土与霜雪的气息。
他知道,这场盛宴仍在继续。
每一颗种子,都已在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