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长安——青玉;凉州——玛瑙;敦煌——紫晶;碎叶——青金;怛罗斯——红宝石;木鹿——黄玉;巴格达——翡翠;君士坦丁堡——蓝宝石。
米哈伊尔率先提笔,在“君士坦丁堡”
旁画下一盏小灯,灯旁写希腊文“Φωτειν??”
——意为“光明”
。
“我洛泰尔商会愿以一年三千盏玻璃火罐,换宋人六千件青白瓷,再换三千斤川茶。”
阿姆尔紧随其后,在“巴格达”
旁画下一峰骆驼,驼峰上载玻璃灯,灯旁写波斯文“??????”
——“光之路”
。
“塞尔柱苏丹愿出良马二千匹、波斯玻璃匠五十人,与宋人共开‘光路’。
三年之内,自敦煌至巴格达,每百里设一‘星火驿’,驿内置玻璃瓷灯十盏,昼夜不灭。”
阿勒屯以回鹘文写下:“天山南北,驼铃声与灯焰声,同是我回鹘之歌。”
尉迟苏拉则以于阗塞语添一句:“玉不琢,不成器;灯不试,不明路。”
章衡收笔,在图中央写下两个汉字——“同明”
。
“同明者,万里同此灯也。
灯在,商路在;灯灭,商路灭。
今日之后,凡背此约者,便是与天下商贾为敌。”
众人齐按血印,灯火映着血印,像一朵朵盛开的朱砂梅。
西月十五夜,月圆如璧。
敦煌城北门,新筑的“星火台”
上,第一盏“三合一玻璃瓷灯”
正式点燃。
灯焰升至三尺高,光晕笼罩半座城池,也照亮了城外十里驼队。
同一时刻,五千里外的君士坦丁堡金角湾,米哈伊尔命人将另一只未改制的玻璃火罐置于灯塔顶端,罐内燃鲸脑油,火光透出紫色玻璃,在海面上投下一道长长的紫影,影子的尽头,仿佛连着敦煌的星火台。
风从东来,灯火西斜。
章衡立于星火台上,以尚方剑挑起一缕灯焰,低声道:
“紫宸殿的早鼓,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晚祷,将在同一盏灯里,同频共振。”
灯火无言,却以光作答。
当最后一峰骆驼的影子跨过乌浒水,敦煌互市便不再是终点,而是世界脉搏的新起点。
元祐三年五月初三,敦煌城北门外霜色未退。
东方刚露鱼肚白,鼓楼上己擂三通“商鼓”
:一通集驼,二通点货,三通开榷。
城门洞开,两列铁龙车载着新制“三合一玻璃瓷灯”
缓缓驶出——每车载灯百盏,灯芯以川绵裹鲸脑油,外罩玻璃瓷,既防风雪又省油,一盏可照三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